12月28日,河南省科學院理事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議在鄭州召開。繼去年12月28日隆重舉行重建重振省科學院揭牌儀式以來,省科學院迎來又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聚焦新型研發機構定位,省科學院未來將如何發展?許多重要問題在此次會議上有了解答。
作為省科學院最高決策機構,理事會承擔著宏觀管理、統籌協調等重要任務。會議通過的第一屆理事會理事名單可謂星光熠熠,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曉東、施一公、席振峰、張鎖江、李蓬,中國工程院院士何季麟、鄔江興、張改平、劉炯天、樊會濤、張新友等均位列其中。
經省科學院理事會第一次會議研究決定,聘請中國科學院院士徐紅星擔任河南省科學院院長。據了解,徐紅星是我國最年輕的院士之一,是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主要從事等離激元光子學、分子光譜和納米光學的研究,在相關領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會上,《河南省科學院章程》(以下簡稱《章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審定通過,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根本的重建重振省科學院各項工作將進入全面推進、全面落實的新階段。
《章程》是省科學院建設發展的基礎性制度,是規范省科學院運行的根本依據和重要保障。根據《章程》,省科學院將采用國內外先進新型研發機構的組織形態、運行模式和體制機制。此外,《章程》再次明確,省科學院開展科研活動將以PI(首席科學家)團隊為核心,賦予PI具有決定性的決定權。由院長聘任PI或者委托所長聘任PI,院長與PI之間實行合同管理;對基礎研究實行經費穩定支持、長周期評估;成果轉化按照重要時間節點進行考核;PI對管理團隊進行考核,管理團隊為PI提供服務,其服務質量由PI評定。
記者從省科學院了解到,《章程》起草過程中,注重把握三項原則。
一是堅持尊重科研規律。強化制度設計,明確采用長期、穩定、滾動的支持方式,保證科學研究的穩定性,使科研人員能夠心無旁騖、持之以恒地從事創新活動。
二是堅持體制機制創新。立足建立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根本的新型研發機構,堅持去行政化,著力解決原有體制的痛點、難點、堵點,激活內生發展動力。
三是堅持人才為先。著眼面向全球引聚一流英才、培養青年科技人才、用好現有人才和以人才高峰帶動創新高地建設,大膽突破現有的人才管理體制,創新人才聘用、考核和激勵政策。
“省科學院的發展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作為河南省科學院院長,感覺肩上又多了一份責任?!痹陔S后舉行的省科學院院長聘任儀式上,徐紅星表示,將聚焦省科學院重建重振目標,用更積極的姿態、更開闊的視野、更有效的舉措,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加快融合全省創新資源,著力匯聚全球創新要素,進一步把省科學院重建重振的“規劃圖”變成“施工圖”、把“大寫意”變成“工筆畫”,努力在創新高地之上筑造“高峰”。(記者 師喆)
責任編輯:郭栩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