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我國迎來小雪節氣,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漸增。為積極應對天氣變化,保苗安全越冬,省農業農村廳于近日發布《河南省2022年小麥冬前管理技術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出,依據今年麥播實際情況,河南小麥冬前管理要以“培育冬前壯苗、保苗安全越冬”為目標,科學分類管理,促進小麥正常生長,奠定明年夏糧豐產基礎。
我省小麥目前長勢如何?小麥如何越冬?越冬需要注意什么?河南政府網邀請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院副院長、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晨陽,為農民朋友講解冬季小麥田間管理技術。
【現狀】麥播面積穩定、麥播質量整體較高
“今年麥播期間土壤墑情較足,對全省麥播種十分有利,播種相對集中、適宜,基本實現了面積穩定、播種質量較高和一播全苗的目標?!蓖醭筷柦榻B。據了解,今年國慶節期間我省出現大范圍持續降水過程,在土壤墑情充足、天氣晴好、氣溫適宜的有利時機,各地搶時收秋騰茬整地,落實了小麥適期、適量、適墑、適深高質量播種關鍵技術,實現了麥播面積穩定、播期適宜集中、麥播質量整體較高,麥播基礎是近年來較好的一年。
“今年我省麥播面積維持在8500萬畝以上,播期集中在10月8日—29日(約占97%),正常播種條件下當前土壤墑情良好、小麥生長正常,處于冬前分蘗高峰期。但生產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蓖醭筷栒f,一是10月中旬以來,我省基本無有效降水,加之天氣晴好,有風日數多,土壤失墑快,部分麥田表墑不足,不利于麥苗正常生長;二是部分搶墑播種、播期偏早、播量偏大麥田,存在冬前旺長風險,不利于小麥安全越冬;三是據氣象部門預測,受拉尼娜事件正在持續的影響,天氣不確定因素增大,抗災奪豐收任務重?!耙槍Σ煌瑔栴}采取針對性的技術措施,如鎮壓、中耕、灌溉等?!?/p>
鎮平縣楊營鎮積極組織農技人員開展技術指導培訓
【建議一】適時對麥田中耕鎮壓,控制麥苗旺轉壯
冬前控制小麥旺長,是防止凍害的重要辦法。據王晨陽介紹,“旺長主要是由于播種過早、播量過大、施肥不合理、溫度偏高等原因所造成的。這類苗往往冬前群體過大,或發育過快,甚至冬前拔節,會導致植株體內糖分含量快速下降,抗凍性顯著降低,越冬期造成嚴重凍害,成為弱苗甚至出現死苗現象?!?/p>
《指導意見》提出了對應的舉措,首先可在每次降雨或澆水后適時破除板結,通過改善土壤通氣條件,促進根蘗健壯生長。對播種偏早、有旺長趨勢的麥田,可適時進行深中耕斷根或鎮壓,也可噴施化控劑抑制其生長,控旺轉壯。其中,耕作粗放、坷垃較多、沒有耙實的麥田,可在小麥分蘗后進行鎮壓,以壓碎坷垃,踏實土壤,保墑防凍,提高抗逆能力,促苗穩健生長。
“深中耕和鎮壓是防止小麥旺長的主要措施?!贬槍︽倝号e措王晨陽做了詳細的介紹,鎮壓就是通過載重適宜的重物碾壓麥苗,這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麥苗生長。這就是我們看到部分農民用石磙來碾壓麥苗,是較傳統的一種方法。深中耕(深鋤)是借助一些機械(如傳統的鋤),通過損傷土壤上層的部分根系,達到抑制麥苗生長的措施??梢?,鎮壓和深中耕是控制旺長的兩種不同方式,但效果也會有所不同。
但需要注意的是土壤過濕地塊不宜鎮壓,土壤封凍麥田不能鎮壓,晚播麥要輕壓,做到“壓干不壓濕”“壓軟不壓硬”“壓輕不壓重”,“要把握好鎮壓時機,確保鎮壓質量?!蓖醭筷栒f。
延津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里的遠程蟲情測報燈、智能孢子捕捉儀
【建議二】化學除草正適時,幫助麥苗健康生長
“目前全省麥田土壤墑情較為適宜,小麥發育也較正常,如鄭州地區,10月10日播種的已達6片葉,10月16日播種的4葉1心,目前正是冬前化學除草的關鍵時期?!蓖醭筷栒f。
《指導意見》指出,冬前麥田化學除草宜在小麥3~5葉期、雜草2~4葉期、日平均氣溫在6℃以上的晴天根據草情選用對路農藥適時進行化學除草??蛇x用甲基二磺隆防治節節麥,選用啶磺草胺、氟唑磺隆及其復配制劑防治雀麥,選用唑啉草酯、炔草酯等藥劑及其復配制劑防治野燕麥、多花黑麥草、大穗看麥娘,選用雙氟磺草胺、2甲4氯鈉、氯氟吡氧乙酸、唑草酮、雙唑草酮等藥劑防治播娘蒿、薺菜、豬殃殃等闊葉雜草。駐馬店、信陽等地多花黑麥草發生嚴重麥田,應在小麥播種后出苗前進行噴霧封殺的基礎上,于小麥3葉1心期以后,適時噴施唑啉草酯或甲基二磺隆進行補殺,確保防效。
【建議三】根據苗情澆水,預防低溫凍害
“冬灌是指在小麥進入越冬期之前進行的麥田灌溉,是防止越冬期凍害、促進生長的重要農業措施?!蓖醭筷柦榻B,小麥越冬期處于“下長上不長”階段,因氣溫低,地上部停滯生長,但不是停止,而地下根系則有明顯的生長。
《指導意見》指出,要根據苗情和土壤墑情適時澆好越冬水。若土壤墑情充足,可不澆越冬水;若土壤墑情較差,要適時進行冬灌。對晚播麥田,一般不進行冬灌,特別是單根獨苗田塊避免澆水。對秸稈還田、旋耕播種、土壤懸空不實且播后未進行澆水的麥田必須進行冬灌,以踏實土壤,促進小麥盤根和大蘗發育,保苗安全越冬。
王晨陽認為,《指導意見》中提出要科學冬灌,就是要因地制宜、看苗管理,即看苗(生長狀況)、看天(是否有降雨)、看地(土壤墑情)決定是否進行冬灌。在時間上,冬灌一般掌握在日均溫在3度以上進行,最晚也應在“夜凍晝消”時完成,防止結冰造成小麥傷害。
“若越冬期土壤墑情好,就有利小麥根系發育(盤根),并促進地上部生長。但若冬灌不當,也會對小麥生產造成不利的影響?!蓖醭筷柦榻B,比如在溫度很低時灌溉,灌后再出現結冰會加重小麥凍害;旺長麥田或因冬灌會加重旺長趨勢,造成群體過大等;而部分很弱麥苗田會因冬灌造成地溫過低,不利于返苗生長。這種情況下不僅增大了成本,而且會造成小麥減產。
另據了解,我省小麥發生冬前或冬季凍害頻率較高,對小麥生產威脅較大。據氣象部門預報,拉尼娜事件正在持續,天氣不確定性增大,尤其對播種偏早、播量偏大出現旺長趨勢的麥田,若冬前或越冬期遭遇強降溫天氣極易發生凍害?!吨笇б庖姟芬?,各地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做好冬前鎮壓和適時澆水的麥田防凍預案。
利用植保無人機噴灑農藥
【建議四】根據土壤墑情及時補灌、麥苗做到分類管理
近期我省出現了大范圍降水過程,有利于補充土壤墑情,促進小麥幼苗生長?!吨笇б庖姟分赋?,可依據降水情況和土壤墑情決定是否澆水,對于整地粗放、土壤失墑快、表墑差的麥田應盡早澆水,以確保出苗整齊均勻、促進幼苗正常生長。需要注意的是,澆水應采用微灌、噴灌等方式進行,避免大水漫灌。澆水后,應在墑情適宜時及時破除板結,以利麥苗正常生長。
針對地力較差,底肥施用不足,且冬前有缺肥癥狀的弱苗麥田,《指導意見》提出,可以抓住冬前有利時機追肥澆水,促進苗情轉化升級,培育冬前壯苗。對土壤肥力較高、底肥施用充足、土壤墑情適宜,且群體生長正常、個體發育健壯的麥田冬前一般不再追肥澆水。(文/張家祺 圖片均來自大河網資料圖)